前两天听金林南将军的演讲节目听他讲到上甘岭战役,美国人至今也没弄明白为什么他们有飞机坦克大炮最先进的武器装配却败给了拿着陈旧落后武器的新中国,我也好奇这场战役抗美援朝部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赢得最终的胜利,于是点开了《上甘岭》。
影片开篇上甘岭战役已经打响,七连顶住了美军的十四次攻击,将战场交给了八连。此时的山头已经被美国的飞机大炮削低了2米,八连顽强的抗住了一次次进攻不退分毫,后来上级指挥战略调整要求所有人撤退至反斜面坑道内,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坚守43天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这首《我的祖国》一直流传至今,可现在应该不大会有人去看一部名叫《上甘岭》的电影了。
在学校组织的周末影院活动中看到这样一部片子,我竟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令我一直不能忘怀的就是——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杨德才把爆破筒插进碉堡,却被不知道是被狗日的还是日了狗的日本狗给扔了出来。身为志愿军战士的他毅然决然地捡起爆破筒,用胸口把它压进碉堡,堵住了枪眼。
记得看到这的时候,我的眼眶不禁微湿。电影中杨德才堵枪眼之前回过头看连长并高喊一声“连长”的那个面部特写也至今深深留映在了我的脑海里。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故事人所共知,后来我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电影中的杨德才就是以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银幕形象。而作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上甘岭战役远比电影中表现的要惨烈很多倍。
43天内,在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敌我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
此片与《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白虎团》等有限的几部片子,支撑了这一题材六十年了。片中的情怀今天的人已经难于理解,但是依然不妨在令我们沸腾。很多面前看的时候,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七连连长误以为八连放弃了阵地后说“这是对人民犯罪”。看看今天各行各位,有多少人在对人民不负责和犯罪?跑偏了……很好的片子,可观性也高。
《上甘岭》于1956年12月1日在中国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因为影片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所以片中演员的表演特色与舞台剧相似,演技较为夸张,动作幅度偏大。但是正因如此,在战争环境下的真情流露更加动人。
上甘岭战役是残酷的,我军的战备条件不如敌方,但是却有着惊人的毅力。这也是为什么敌众我寡但是却能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这部影片的内核是爱国主义,战争越困难,我军越是迎难而上。
因为听到家乡的主题曲而震惊,这样一部电影的歌不能如此编曲。知道是为了 家乡 这个主题和照顾年轻观众,但家乡应该是美丽而纯净或者充满活力的。没有去年 祖国 王菲那样穿透的声音,像唐朝的国际歌也可以啊。如此十三不靠,艺人也很难受。
因为这首歌在十几年后重温 上甘岭,也有点悲伤。
首先需要明确 上甘岭 这部电影的敌人是谁。窃以为不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两个小时的电影,前一个小时就是打来打去。很明白1956年的中国电影没有好的灯光设备,连面光都打的散。更没有航拍,调动了那么多演员和设备
电影《上甘岭》64年,片中男主角原型仍健在,扮演他的演员走了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ibinter.cn/555/kandianying-2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