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奈宋江始终是圣上心腹大患,今日赐酒,宋江死不足惜,我主陛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纵是毒酒,宋江也感恩于心。”
愚忠是宋江,有情是李逵,大智大勇花和尚。
前面那么多场面都没落泪,看到这里,真的,忍不住了。怎么会有那么傻的人,宋公明喝了毒酒,李逵也去喝那毒酒,陪着他宋江哥哥一起离开这孬孙世。
弹幕上有人说,好人不长命,其实,一步错,步步错,不是好人不长命,而是好人做错了选择。当初若能清君侧,也不会遭佞臣所害。以当时人的观念,宋江能做出招安
宋江要的不是做押司,也不是做强盗。他能忍耐,不似一般同级别官吏那般见识短浅,更不似晁盖决计劫生辰纲散给穷人那般豪气单纯,那一句一日为吏终身为吏,便是他的心底痛处,也是他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他冷静理智,有野心谋略,情商高城府深,不拘小节舍得投入,容易赢得信任与尊重,这样的人热心,亦冷血。
都说女人多处是非多,最毒莫过妇人心,殊不知男人阴起来能被他卖了还数钱,赔上性命也未可知。
水浒哪里区区是一部讲述打家劫舍英雄强盗兄弟的情义故事,年少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情节,如今看到的是男人风格的阴谋论,这本书里不缺的是步步为局,却把那对酒当歌侠义故事先层层描绘,故事与人物越鲜明,最后反差就越大。刀光剑影水泊梁山之间,把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英雄豪迈,成就了一出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戏文~~
然而又不仅如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世界总是如此。
宋江们和替死鬼们,以及看似让步实则毫发无伤背后偷笑的那些们,你们安在?
2012.1.30更新:
1. 阮小五、王伦和杨志都是眉来眼去的型男
2. 史进一身好花绣
距离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水浒发生的北宋大致一千年,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都把儒家的伦理学奉为经典.而水浒传里核心的部分就是儒家的伦理学说.如果只是谈论儒家的"忠","义",那为什么会沦为禁书?如果是因为描写起义造反,但最后梁山好汉都招了安,这还不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威么,为什么要禁呢?一本只写"忠,义"的小说怎么能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呢?
孔子当时建立核心价值观里的伦理价值,"仁","义","忠","恕"成为普世价值.这里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仁,仁是本,义,忠,恕都是行为守则.没有仁,义忠恕无法存在.其中忠和恕又是如何为义的具体阐述.到了孟子,又继续强调仁乃所有品德之首,之本.义忠恕都是孔子教别人怎么实行仁的道德律.道家和儒家唯一最大的共通处就是仁.西方哲学总是吧仁看作伦理第一道德律.西方的仁更微观,基础为共情.好像我之所以能理解你的痛苦,因为我却是能感受到你的痛苦,从而有了同情的心.
一千多年过去,到了北宋末期,水浒中诸多好汉,特别是读过几本书的都以儒家为上
自小便喜爱林冲,想想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一杆红缨枪威风八面,好不潇洒。
小时候常会比较梁山英雄们谁的武功最好、官职最高,提到八十万禁军教头,便以为林冲这官应该最大了吧,的确,这官真够唬人的,八十万啊,想想八十万禁军的上司,难道还有人比这更牛么?向来对中国那些官职品级提不起兴趣,不知这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官衔究竟如何,似乎还是有听人说,林冲这官还真是最大,在这就不细细追究了,毕竟终究还是落草了,更何况在那重文轻武的宋朝,你就是牛X如狄青也是枉然,随时都会有身首异处的危险,而文人们的脑袋却永不会落地,为什么王伦屡试不第方才落草,而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却转而为寇,这或许也是一两句话说不清道不明的吧。
同学吐槽林冲也不寻个帅些的人来演,从头至尾皱着眉头,苦大仇深的。其实个人感觉这林冲演得还是不错的,容貌也算是理想中的吧,就是觉得其妻子不太如意,估计导演是在气质方面考量吧。至于一直紧锁的眉头,反倒觉得这才是一大亮点,苟且中一直做到禁军教头,考虑到性格中的耿直
【水浒传】宋江改得很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ibinter.cn/555/kandianying-32167.html